泳池循環水處理設備
設備參數:
名稱:泳池循環水處理設備
型號:zl-yc001
流量:10——500(t/h)
游泳池類別:戲水游泳池
進口直徑:DN50——DN200(mm)
循環周期:6——8(小時/次)
高效過濾器:碳鋼、不銹鋼、玻璃鋼
出口直徑:DN50——DN200(mm)
功率:370——22000(w)
游泳池容積:200——10000立方米
毛發聚集器:DN50——DN1000(mm)
泵型號:20——500m3/h
設計范圍:
設計范圍包括過濾處理部分、加藥裝置、電氣控制等。系統所有設備選型、設備布置和工藝管道和線路方案設計;系統工藝流程、自控系統、配電,非標設備的設計和制造和設備安裝。系統并網調試。系統的水電到位由客戶負責。
泳池循環水處理設備
設計條件:
游泳池作為供游客游泳和嬉戲的場所,為保障游客的安全與健康,國家有關部門對其給水排水系統和循環水處理系統分別作出了相應的要求。
游泳池給水排水設計規范規定游泳池初次充水和正常使用過程中的補充水水質,應符合現行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要求,同時應符合人工游泳場所水質衛生標準的要求。
游泳池水的水流循環方式,應盡可能使水流分布均勻,不出現短流、渦流和死水域;有利于池水的全部的交換更新;有利于施工安裝、運行管理和衛生保持。
游泳池水的循環周期,應根據游泳池的使用性質、游泳人數、池水容積、水面面積和池水凈化設備運行時間等確定。可參照下表:
游泳池類別 | 循環周期T(h) |
跳水池、私用游泳池 | 8——12 |
跳水、游泳合用池 | 8——10 |
兒童池 | 4——6 |
游泳池的循環水量:QX=ΑV/T
式中:QX——游泳池的循環水量(m3/h)
Α——管道和過濾設備水容積附加系數,一般為1.1——1.2
V——游泳池的水容積(m3)
T——游泳池水的循環周期
系統處理水量、水質:
進水為市政自來水,根據客戶提供的數據,游泳池水體容量為570m3。由于本游泳池為居住區自用游泳池,因此,池水的循環周期按8小時設計。
QX=ΑV/T=1.2×570/8=85.5m3/h。過濾系統的處理能力按85m3/h設計。
處理后的產水達到《人工游泳場所水質衛生標準》(GB9667——1996)的要求。
序號 | 項目 | 指標 |
1 | PH值 | 6.5——8.5 |
2 | 濁度 | ≤5度 |
3 | 耗氧量 | 不超過6mg/l |
4 | 尿素 | 不超過3.5mg/l |
5 | 余氯 | 游離余氯:0.3——0.5 mg/l |
6 | 細菌總數 | 不超過1000個/ml |
7 | 總大腸菌數 | 不得超過18個/l |
8 | 有害物質 | 參照《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CJ36—79)中地面水水質衛生標準執行。 |
設計原則:
1.首先選擇技術先進、工藝可靠、經濟合理的工藝。
2.充分利用現有資源設施(如有),盡量節約投資。
3.選擇穩妥可靠、技術先進、投資省、運行費用低、管理簡單、維修量少、運行靈活的凈水處理新工藝和設備,確保凈水系統長期穩定運行。
4.通過設計中的總體優化,采用先進的節能技術,節約能源,大限度地降低運行費用。
5.選用噪聲小的設備,避免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6.結合凈化系統的實際情況,在方便施工安裝的前提下,力求各構筑物盡量集中,布置緊湊,節省占地。
泳池循環水處理設備
設計依據:
1.《給水排水制圖標準》(GBJl06-87)
2.《總圖制圖標準》(GBJl03-87)
3.《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Jl5-88)
4.《泵站設計規范》(GB/T50265-97)
5.《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GBJ69-84)
6.GB/T50109—2006工業用水軟化除鹽設計規范
7.GB50013—2006室外給水設計規范
8.GB50014—2006室外排水設計規范
《給水排水設計手冊》1-12冊
相關水處理工藝流程:泳池水處理工藝流程